|
|
左手責任,右手妻兒,90后村書記“疫”線 戰斗故事 |
||
|
||
左手責任,右手妻兒,90后村書記“疫”線 ——永吉縣北大湖鎮小屯村村書記 李海洋 踐行黨員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勇擔當 2022年3月,壬寅歲初,正當北大湖鎮小屯村書記李海洋同志還沉浸在“初為人父”的喜悅中時,疫情告急,作為一名曾在部隊服役12年的退役士兵,當戰“疫”來臨這刻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,這一刻他感受到戰斗的號角和內心的熱忱。他安撫好還未出月子的妻子,親了親襁褓中甜睡的寶貝,第一時間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,毅然堅守在村屯防疫前線,肩扛責任,頂住壓力,堅守在基層疫情防控第一線,帶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用“舍小家,為大家”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軍人本色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。 做好全村大家長,疫情防控有章法 作為村書記,李海洋同志第一時間嚴密部署,細致籌劃本村疫情防控工作。冰雪初融、春寒料峭,他不懼嚴寒全程在檢測現場有效指揮,組織本村全體村民做核酸,過程井然有序,嚴控“1米線”,督促村民做好個人防護工作,他堅持每日調度,每日總結,針對每日的問題作出及時調整,有效提高了核酸檢測的效率和質量。他要求小屯村堅持既要有力度又要體現人情溫度,努力講清楚措施要求,勸導村民加強個人防護,杜絕一切聚集活動。尤其針對村內孤寡老人,臥病在床等行動不便的村民,進行入戶檢測,確保不落一人。 在此期間,由于突然成為密接人員,按照防疫他被要求居家隔離。他一直心系村中防疫工作,努力克服困難,堅持坐鎮后方,靠線上會議、電話溝通等方式研究部署工作,確保扎實落實各項防控工作任務。同時他積極承擔了鎮政府流調工作,堅持晝夜流調十余天,嗓子已經沙啞,手機已經燙手,高強度的工作甚至讓他發起低燒,卻依然在每一波流調名單發過來后,第一時間振作精神投入工作。 沖鋒一線,筑牢村民健康防御長城 解除居家隔離的第一時間,匆匆留下一句一句“老婆,你辛苦了,我走了”,轉身迅速投入到戰斗一線當中,到達村中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、村民組等相關人員召開疫情防控部署工作會議。在村內建立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,設立疫情防控道路值守點,實行雙人雙卡,每班24小時,嚴格管控車輛和行人,引導村民無特殊需求不得外出,有效控制人員流動,防止在外工作村民返鄉。天寒地凍,資源有限,缺少足夠御寒的物品,24小時在崗的他,每到夜晚常常已經被寒風吹透,但這絲毫不會阻擋他堅守防疫一線的決心,及時勸返從北大湖,口前,吉林等返鄉20余人。 他始終在村中居住,經常同村干部一起地毯式摸排情況、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常識,幫助群眾疏導情緒。嚴格對隔離人員進行管控,他帶領村干部進行逐一排查核實,對全村6戶15人進行貼封條居家管控,并且定期隨訪,消殺,查看隔離人員身體狀況,主動為其提供生活必需品,通過多次連線做思想工作,安撫其緊張情緒,實行有溫度,有人情味兒的管控。 他主動無償提供車輛給村內防疫期間使用,充分發揮不怕困難,擔當勇為,沖鋒在前,連續作戰的作風,帶頭走訪入戶,帶頭在村值班,帶頭在防疫值守點值守,做到了守土有責,守土盡責。在他的帶動下村中人人團結一心,他帶領村班子、村干部、黨員們沖鋒在防控疫情最前沿,讓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高高飄揚。 千方百計,保民生促發展 “李書記,我們有一批雞飼料要到了,咋整能運進來,我們115000只雞要沒食吃了”,養殖戶崔金孝著急的給李海洋打電話,疫情下依然需要保證村經濟和民生穩定。肉雞養殖是村內的支柱產業,關乎村民生計。李海洋收到村民電話,當天開會研究,制定了入戶飼料運輸保障疫情管控模式,即詳細登記出入村運送飼料的人員信息,出入時間,目的地,返回時間,車輛的車牌號碼等,全程采取五次消殺,第一次對飼料運輸車輛進行全車消殺,確保養殖戶與司機零接觸完成卸載,第二次對養殖戶進行消殺并對該戶直接實行居家隔離模式,第三至五次對引導車輛、環境、人員進行消殺。同時,為保證村中的安全,一旦有車輛出入村內,將對全村進行全面消殺工作。飼料車運輸時間不固定,經常在凌晨一點進行對接運送工作,累了一天的村班子成員他不忍叫醒,每次都將自己排在晚上的消殺班。堅決的態度,嚴格的措施,果斷地行動狙擊疫情,小屯村現在全村無一戶居家隔離 全部解封,得到了全村的認可。 當李海洋同志有時因為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壓力感到疲憊,他會讓妻子發來照片,當看到照片里妻子鼓勵的目光和寶寶平靜的睡臉,他更加深刻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,“家是最小的國,國是千萬家。”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,國富民強,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,當他用滿腔熱情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,無怨無悔在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中默默奉獻,履職盡責的時候,當他用扎實的工作織密疫情防控網,筑起一道“紅色防疫墻”的時候,當他帶領村干部們暖心聚力,共克時艱,沖鋒在前的時候,他是村干部眼中年齡雖小卻足夠讓人信服的“指揮員”,是村民們眼中帶來安全感的守護者“大白”,是父母妻兒眼中無所不能的“英雄”。他,是一名共產黨員,一名退伍軍人,一名土生土長在永吉又將青春熱血奉獻在這片黑土地的村干部。他堅信:吉林終有吉臨時,長春定復往常春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,吉林人民定會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,迎接春暖花開。 |
||
錄入人: | ||
上一篇:
下一篇: 雙河鎮多措并舉保障疫情期間春耕生產 |